歡迎您來六盤水人才網

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薪聞 > HR資訊 > 企業文化 > 中共歷史上的歷次路線斗爭
中共歷史上的歷次路線斗爭
作者:付歌 時間:2014/5/26 閱讀:31121次

 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1989年的78年中,中共共有十二次“路線斗爭”。這其中也有不少是冤假錯案,現就每次“路線斗爭”作一一分析。

第一次路線斗爭: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
代表人物:陳獨秀(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所犯錯誤:①國民革命時期,陳獨秀口頭上承認應沒收土地,在實際中他又害怕真正地實行,并且反對農民運動的所謂“過火”和“幼稚”,力圖加以束縛和限制。②一切依靠國民黨,一切服從國民黨。③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傾思想發展成為右傾機會主義,放棄對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采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除了來自共產國際指導上的原因,他的右傾錯誤也是重要的原因。
   后果:國民黨蔣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批中共優秀干部在反革命屠殺中喪失,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響力嚴重削弱。最終導致中國大革命的失敗。
 結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陳獨秀被撤銷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當事人歸宿:此后,陳獨秀在苦悶中反思,開始接受國際托洛茨基派的觀點,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線,即反對斯大林主義荒唐透頂的左傾暴動路線,同時也反對盲目向農村發展力量甚至把游擊隊高抬為紅軍,而主張以國民會議為中心,主張從民權民主斗爭開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因為他在中東路問題上發表公開信批評中共中央政治路線,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在上海組成托派小組織無產者社,出版刊物《無產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托派小組織的“統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箲鸨l后,他于1937年8月出獄,擁護國共合作和國民黨領導抗日。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從此與中共徹底決裂。晚年陳獨秀最終的立場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權,開始對共產主義理論進行反思。1942年5月,因貧病交加,在四川江津逝世。
后記: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國大革命中,陳獨秀多次反對共產國際的國共合作指示(為了保證合作,共產國際要求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統的、獨立的階級綱領指導,使得陳獨秀一次次被共產國際領導層錯誤的行政指令壓下去。因為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服從后者的紀律,是共產國際為確保國共合作的既定戰略路線的中心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陳獨秀等少數共產黨人的異議外,其他大多數中共黨員(包括毛澤東)都沒有對共產國際指令,提出哪怕一鱗半爪的反對意見和公開質疑。這就導致了中國共產黨員雖然是中國革命的實際領導者,卻是為國民黨做苦力的政治局面。對中國大革命失敗負有第一責任的共產國際領導層(以斯大林和布哈林為首)把全部責任推卸在它派出的中國革命政治總顧問鮑羅庭和中國支部——中共的頭上,中共又把主要責任推卸在總書記陳獨秀頭上,指責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這也是中共黨史上最大的冤案。
第二次路線斗爭:瞿秋白左傾盲動路線
代表人物:瞿秋白(時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
所犯錯誤:八七會議以后,在瞿秋白主持下,全黨開始對右傾投降主義進行清算。在反對右傾錯誤的時候,卻為“左”傾錯誤開辟了道路。這種“左”傾情緒在八七會議后繼續生長,到了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黨中央的擴大會議,就形成為“左”傾的盲動主義(即冒險主義)路線。這時的盲動主義者認為,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所謂“不斷革命”(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中國革命的形勢是所謂“不斷高漲”。并通過黨中央的文件《關于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而影響全黨全國。臨時中央政治局不顧革命處于低潮時期的形勢,指示全黨不分南北盡可能地舉行以城市為中心的城鄉結合的總暴動。
后果:許多地方不管客觀環境和條件是否允許,接到命令就組織暴動,可謂“無動不暴”,“凡動皆暴”。結果敵人來攻,則“如水洗河,一敗涂地”,白丟人槍。盲動主義的錯誤和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結論:1928年7月,中共六大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后來,出席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執行委員和主席團委員,并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1930年從蘇聯回國,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了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受到王明等人的打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
 當事人歸宿:此后,在上海同魯迅一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為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了大量奠基性工作。1934年2月,到中央蘇區,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兼教育人民委員。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蘇區,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兼中央辦事處教育部長。1935年2月,突圍轉移途中,在福建長汀水口鄉遭國民黨軍隊包圍被俘,因叛徒出賣,暴露身份,6月18日在長汀英勇就義。
第三次路線斗爭: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代表人物:李立三(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中央宣傳部長)
所犯錯誤:受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理論和反右傾斗爭影響,錯誤估計革命形勢。1930年6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由他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務的決議》(即《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制定了組織全國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和集中全國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主義計劃,又將黨、青年團、工會的各級領導機關合并為準備武裝起義和各級行動委員會。在反“右傾”的口號下錯誤地打擊了黨內不同意他的主張的干部,因而又發展了黨內的宗派主義。
后果:各地紅軍損失重大,城市工人運動受挫,革命事業遭到重大損失。
結論:1930年9月,瞿秋白、周恩來回國主持召開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糾正“立三路線”的錯誤,結束了它在黨中央的統治。李很快認識并檢查錯誤,全會改選中央政治局,李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當事人歸宿:1931年被派到蘇聯學習,曾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兼中華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共產國際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國時報》主編。1945年當選為第七屆中共中央委員。1946年回國,歷任軍調部東北三人小組成員、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敵工部長、城工部長等職。1948年任中共中央東北局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書記。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務委員、勞動部部長。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第三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副部長。1960年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是中共四至八屆中央委員,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殘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藥自殺,終年68歲。
后記:1980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工人運動的杰出領導人之一。
第四次路線斗爭:羅章龍右傾分裂主義路線
代表人物:羅章龍(時任中央候補委員,負責中央工委及全總黨團活動)
所犯錯誤: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確立了王明的中共中央領導地位。為反對危害中國革命的米夫、王明篡權,三十余名中共中央委員發起成立了“中共中央非常委員會”(即“第二中央”),推選羅章龍、徐錫根、王克全、王鳳飛等五人組成了監時中央干事會,羅章龍被選為書記。“非委”發表了拒絕承認六屆四中全會合法性的聲明、“告全黨同志書”和“致共產國際信”。通過了羅章龍起草的《力爭緊急會議反對四中全會報告大綱》,并且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區委”、“第二工會黨團”等組織,在全國各地進行分裂活動。
后果:擅自分裂中央,給當時王明一伙清除異己以口實??陀^上鞏固了王明一伙在中央的領導地位。
結論:不久,羅章龍等人因此被開除黨籍。
當事人歸宿:1934年任河南大學經濟系教授。1935年兼任經濟系主任。1938年輾轉至西北大學任教授,后又至華西協合大學和湖南大學任教授。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湖南大學、中南財經學院、湖北大學任教。1977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黨中央的關懷下,羅章龍奉調北京,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并擔任中國革命博物館顧問。先后被選為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7月,國務院給羅章龍頒發了政府特殊津貼證書,表彰他為發展中國科學研究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1995年2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9歲。
第五次路線斗爭: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
代表人物:王明(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主持中央工作。后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當選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委員,負責亞洲、拉美各國共產黨事務。向忠發叛變后王明指令他的親信博古代理總書記。)
所犯錯誤:①從1931年1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奪取了中央領導權,至1934年間,在黨內推行了一條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對革命事業造成了極大危害。按照共產國際指示,派中央特派員和中央代表到各蘇區進行反右傾斗爭,導致“肅反”嚴重擴大化,傷害了大批忠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中高級黨政軍干部。②抗日戰爭初期,又推行右傾投降主義路線,把抗戰領導權送給國民黨,使革命又遭嚴重損失。
后果: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導致了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紅軍主力退出中央所在地區。“左”傾路線在退出江西和長征的軍事行動中又犯了逃跑主義的錯誤,使紅軍繼續受到損失。黨在其他絕大多數革命根據地(閩浙贛區、鄂豫皖區、湘鄂贛區、湘贛區、湘鄂西區、川陜區)和廣大白區的工作,也同樣由于“左”傾路線的統治而陷于失敗。各地紅軍不得不離開蘇區革命根據地,先后開始長征。使紅軍從30多萬人減為不足3萬人,造成重大損失。
   結論: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領導。
當事人歸宿:1937年11月,王明由蘇聯回國,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王明在武漢和延安的毛澤東對抗,推行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力量又一次遭到嚴重損失。1938年9月,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免去王明的書記職務。王明從此失勢,主要是共產國際轉而支持毛澤東的核心地位。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后,王明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國女子大學校長、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主任、中央委員等職。1941年后王明因病長期休息。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王明受到了嚴厲批評。1945年4月,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作出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宣判了曾統治黨4年之久、影響黨達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傾錯誤路線的死刑。當時王明給全會寫信對決議表示“完全同意和擁護”。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親自提議讓王明繼續擔任中央委員。“七大”以后,王明擔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1946年6月,中央又成立了法制問題研究委員會(1948年12月改為法律委員會),中央仍任命王明為該委員會主任。1949年9月,王明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擔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員等職。1950年5月,負責主持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同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王明同志的決定》。全會認為,王明同志至此時為止,對于他過去所犯的錯誤是拒絕反省的,對黨中央所采取的態度是不誠懇的,對不遵守二中全會決定向政治局寫聲明書的行為是無紀律的行為。1950年10月王明去蘇聯治病。1953年12月回國。1956年2月,王明再次去蘇聯就醫。從此,長期留居蘇聯。自60年代起,王明在蘇聯根據當時的政治需要,化名先后撰寫、發表《論中國事件》、《列寧、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等書,攻擊毛澤東、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王明被戴上了“機會主義頭子、蘇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漸斷了聯系。但中央對他再沒有作出任何決議,也沒有開除他的黨籍。當國內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時候,得到蘇聯支持的王明開始在國外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大肆攻擊黨和毛澤東,逐漸走上了與黨完全對立的道路。1971年,他相繼發表了《中國共產黨五十年》、《“整風運動”是“文化革命”的演習》、《中國共產黨五十年和毛澤東的叛逆行為》等文章。王明抱著一個目的,那就是貶低搞臭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為自己的錯誤路線翻案。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葬于新圣母公墓。
后記:近年來,對王明的評價有了新的觀點。認為王明在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間的行為有著深刻的國際和國內原因。對于王明在1937年到1940年的行為,中共稱為“投降”是不恰當的,因為他并沒有投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實際行動。更有一些學者人認為王明與毛澤東在方針和基本原則上沒有原則上的分歧。只是沒有從實際出發,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給當時的黨和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
第六次路線斗爭: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路線
代表人物:張國燾(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副主席、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軍總政委)
所犯錯誤:分裂黨和紅軍,另立中央。拒絕中央北上抗日方針,指揮紅四方面軍南下川康。除了一般的“左”傾路線之外,還表現為特別嚴重的軍閥主義和在敵人進攻面前的逃跑主義。
后果:①造成紅四方面軍幾乎全軍覆滅。②紅二方面軍少數將領受其蠱惑并支持其主張,最終在仕途和軍銜上被打壓。③造成紅四方面軍許多高級將領后來長期得不到重用,在1955年9月授予軍銜時普遍壓低。
結論:1936年6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隨后與紅二、紅四方面軍一起北上,10月到達陜北。
當事人歸宿: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關于張國燾錯誤的決定》,批判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和軍閥主義錯誤。同年9月,為了教育和挽救他,仍派他擔任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代主席。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黃帝陵之機逃出陜甘寧邊區,投靠國民黨。4月18日,中共中央做出《關于開除張國燾黨籍黨籍的決定》。不久,加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主持“特種政治問題研究室”、“特種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從事反共特務活動。1941年起,任國民參政會第二、第三、第四屆參政員??谷諔馉巹倮?,一度出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江西分署署長。1948年6月在上海創辦《創進》周刊,繼續進行反共宣傳。同年11月去臺灣。1949年轉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倫多。1979年12月3日在多倫多的免費老人醫院凍餓而亡。
第七次路線斗爭: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
代表人物:高崗(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國家計委主任)、饒漱石(時任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所犯錯誤:他們出于個人野心和權欲,互相勾結,進行了一系列陰謀分裂黨、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活動。在黨中央醞釀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員的人事安排時,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高崗、饒漱石以為他們篡奪權力的機會到了。在1953年6月—8月召開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和9月—10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期間,他們散布流言蜚語,捏造所謂的“軍黨論”,鼓吹“黨是軍隊創造的”;進行宗派活動,攻擊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負責人,吹噓自己。會后高崗還私下活動,要求由他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政務院總理,公開向黨要權要官。
后果:①差點造成建國初期黨內分裂。②對毛澤東主席的疑心起到了警醒作用。③西北革命斗爭歷史長期被忽略,西北出身的干部在仕途上長期被打壓。
結論:195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主席向高崗提出嚴厲的警告,并提出關于加強黨的團結的建議,對高、饒的反黨罪行初步進行了清算。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上,揭露和批判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分裂活動。1955年3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決定開除高崗、饒漱石的黨籍,撤銷他們在黨內外的一切職務。同年4月,中共七屆五中全會批準了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作出的《關于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
   當事人歸宿:1954年 8月17日,高崗服私藏的“速可眠”膠囊自殺身亡。1965年8月,因潘漢年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判處饒漱石有期徒刑14年。1965年9月,饒漱石被假釋出獄。1967年饒漱石被重新收監。1975年3月2日,饒漱石因病去世,享年72歲。
第八次路線斗爭: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
代表人物:彭德懷(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兼國防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常委/當時未設立軍委副主席)
所謂錯誤:1959年7月,在政治局擴大會議廬山會議上,為民請命,勇于直言,寫信給毛澤東主席,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提出批評。被當成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受到批判。被指責為“是反對黨的總路線、反對大躍進、反對人民公社的猖狂進攻。向黨的總路線、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舉行猖狂進攻。把他所領導的部門看成是一個獨立王國。他常常向中央要求民主,他在自己的工作中卻是最不民主的,最專制的,只顧個人的“小局”而不顧黨的大局的。他同人民解放軍的十個元帥中除他自己以外的九個元帥關系都很惡劣,而對于下級的粗暴專橫更是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他在軍事工作中的軍閥主義的思想和作風,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改造。在朝鮮中國人民志愿軍工作期間,由于違背中央的指示,他還犯了大國主義的錯誤。為了實現他的個人野心,他早就在黨內和軍隊內惡毒地攻擊和污蔑黨的領袖毛澤東同志以及中央和軍委其他領導同志,采用封官許愿、拉拉扯扯、先打后拉、挑撥離間、造謠扯謊、散布流言蜚語等等方法,進行宗派主義的、分裂黨的活動。”
后果:①從此無人敢于發表不同意見,為毛澤東主席的一言堂奠定基礎。②病秧子林彪開始擔任國防部長并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客觀上為林彪在文革后成為毛澤東主席的接班人地位鋪平了道路。
結論:1959年8月初,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作出《關于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決議》,被錯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彭德懷、張聞天、黃克誠、周小舟)的首領。同年9月,被撤銷國防部長、軍委常委職務,保留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職務以觀后效。
當事人歸宿:1962年1月,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上,被指控“里通外國”和“組織反黨小集團”。同年6月,給毛主席并中央寫信(即著名的八萬言書),被認為是翻案書。同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專案審查委員會,被立案審查。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職務自動撤銷。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被撤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副總理職務。9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懷進一步受到迫害和摧殘。1969年4月,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撤銷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職務。1974年11月29日,鐵骨錚錚的彭德懷元帥終于熬不過折磨,含冤而逝,享年76歲。
后記: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徹底為彭德懷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第九次路線斗爭: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
代表人物:劉少奇(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所謂罪行:被指責為“一貫使用反革命兩面派手法,招降納叛,里通外國,瘋狂地反對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干下了數不盡的反革命勾當,成了黨內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的總頭目,資本主義復辟勢力的總代表。”“堅持走資本主義道路,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瘋狂地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反對毛澤東思想,反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鎮壓革命群眾運動,陰謀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的罪行,以及在外交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勾結帝,修,反,充當叛徒,內奸,工賊,破壞各國革命運動”
后果:①經濟建設被停止,政治斗爭風起云涌,天下大亂。②林彪、四人幫篡奪了中央領導權。③一大批老干部被認為是走資派而打倒或靠邊站。
結論: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劉少奇受到錯誤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1968年10月,中共第八屆十二中全會擴大會議上,通過了《關于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決定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當事人歸宿: 1969年11月12日病逝,享年71歲。
后記: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作出《關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決定徹底為劉少奇平反,恢復名譽。撤銷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強加給他的“叛徒、內奸、工賊”的罪名和把他“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的錯誤決議?;謴蛣⑸倨孀鳛閭ゴ蟮鸟R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
第十次路線斗爭:林彪反黨集團
代表人物:林彪(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毛澤東主席的接班人)
   所犯罪行:①招降納叛,結黨營私,伙同他的老婆葉群,勾結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等人,結成以林彪為頭子的資產階級司令部。②通過他的兒子林立果,秘密建立反革命特務組織小“聯合艦隊”。③同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相勾結,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④密謀發動反革命政變,妄圖謀害偉大領袖毛主席,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⑤私乘飛機,叛黨叛國,倉惶逃命,投奔蘇修。
   后果:①毛主席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病痛加重。②客觀上為部分老干部和軍隊高級將領的解放打開了閘門。③客觀上加速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結論: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批準《關于林彪反黨集團反革命罪行的審查報告》,決定永遠開除其黨籍。1981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當事人歸宿:1971年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地區折戟沉沙、機毀身亡。奇怪的是,不久中央將情況在黨內通報后,在組織上對林彪等人卻并沒有做任何處理。兩年后才對其正式作出組織處理決定。
第十一次路線斗爭:“四人幫”反黨集團
代表人物:王、張、江、姚
王洪文: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常)
張春橋: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上海市委書記、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兼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江青: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解放軍文革小組顧問兼文化工作顧問)
姚文元: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文革小組成員、中共中央組織宣傳組成員)
所犯罪行:使用種種陰謀手法,猖狂反對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妄圖實現全面奪取黨政軍領導權、架空毛主席的狂妄野心。他們利用黨的十屆二中全會和四屆人大,陰謀組織自己的“內閣”,妄圖打倒周恩來同志。他們違背毛主席的指示,另搞一套,瘋狂打擊和誣陷鄧小平同志。他們對毛主席、黨中央先后確定華國鋒同志任國務院代總理和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極端仇視,瘋狂反對,妄圖打倒華國鋒同志。他們大搞反黨亂軍的陰謀活動,妄圖打倒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黨政軍負責同志。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病重期間,他們喪心病狂地迫害毛主席。毛主席逝世以后,他們加緊進行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的罪惡活動,陰謀推翻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實行反革命復辟,妄圖使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變為修正主義的黨,使我們的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法西斯專政,使社會主義的中國重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四人幫反黨集團披著馬列主義的外衣,肆意篡改毛主席關于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篡改黨的基本路線,蓄意顛倒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敵我關系,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推行一條極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他們憑借手中的地位和權力,采取合法的和非法的、公開的和秘密的、文的和武的各種手段,進行反革命活動。組織、領導反革命集團罪,陰謀顛覆政府罪,策動武裝叛亂罪,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
后果:①結束了文化大革命。②開始了撥亂反正,為平反一切冤假錯案掃平了障礙。③為鄧小平的復出鋪平了道路。④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
結論: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下令8314部隊(即中央警衛團)逮捕四人幫,并隔離審查。1977年7月,中共第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永遠開除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的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宣判:判處江青、張春橋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處王洪文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姚文元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
當事人歸宿:
1986年王洪文在在秦城監獄服刑時發現有肝病,被送往醫院治療,實施保外就醫。1992年8月3日,因肝病不治病亡,終年57歲。
198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作出裁定,鑒于張春橋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無抗拒改造惡劣情節,依法將對其原判處的死刑緩期2年執行減為無期徒刑,原判處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不變。1997年12月,減為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醫。2005年4月21日,因患癌癥病亡,終年78歲。
198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作出裁定,鑒于江青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無抗拒改造惡劣情節,對她原判處的刑罰,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原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不變?! ?984年5月,由李訥接江青出獄保外就醫。但江青身體每況愈下,經醫院檢查,她患有喉癌,此時不僅病痛,還有憂郁。1991年5月14日,江青在寓所用一條裙邊自縊身亡,結束了76歲的人生旅途。
1996年1月,姚文元刑滿出獄,和其妻金英住在上海,過上了恬淡安靜的生活。2005年12月23日,因患糖尿病不治病逝,終年74歲。
第十二次路線斗爭:趙紫陽分裂黨
代表人物:趙紫陽(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
所犯錯誤:支持學潮和分裂黨,對動亂的形成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后果:①政治體制改革胎死腹中,民主自由思想被扼殺。②第一次出現槍指揮黨的不正?,F象。③鄧小平的崇高威望受到損害,改革開放總設計師是黨和國家最高決策者的機密被泄露。④西方國家開始對中國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制裁。
結論:1989年5月17日,被停止黨內外一切職務。同年6月24日,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審議并通過《關于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DL中所犯錯誤的報告》,指出他在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犯了支持學潮和分裂黨的錯誤,對DL的形成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在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期間,雖然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在指導思想上和實際工作中也有明顯失誤。全會決定撤銷他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的職務,對他的問題繼續進行審查。同月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決定撤銷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
當事人歸宿:此后,長期被軟禁。2005年1月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
    參考文獻:《黨史知識》
思考題:試討論職工六屆七中全會與十一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
                                                           (付   歌)

詳情請登錄以下網點查詢:

貴州人才網www.12114job.com 
遵義人才網www.zyrc.net 
六盤水人才網www.chosenshackles.com 
畢節人才網www.12114rc.com 
安順人才網www.0853rc.com 
黔南人才網www.0854job.com 
黔東南人才網www.0855job.com 
銅仁人才網www.0856job.com 
黔西南人才網www.0859job.com

 

來源:六盤水人才網
熱門推薦
男女裸体无遮挡啪啪激情,w国产高清视频m免费,午夜成人A片试看